当前位置:
首页>机构编制管理

凤翔区委编办 凤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行政审批机制 提升便民惠企服务水平

发布时间:2023-05-04 08:51

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宝鸡市凤翔区着力构建“1234”体制机制,有效破解政府部门行政权力分散、行政审批效率不高和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等突出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重塑管理体制,“一枚印章”管审批

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之前,全区政府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分散审批,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办理程序繁杂,企业群众办事费时费力。为此,宝鸡市凤翔区着力重塑体制,深化行政审批管理体制,破解突出问题。一是组建行政审批机构。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组建宝鸡市凤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明确集中行使全区行政审批事项,并为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顺畅运行做好机构编制人员保障。采取“梳理编制行政许可事项划转清单、印发划转文件、建立划转登记表、组织专题培训”等多项措施,分批次将原分散在发改、住建、市场监管等18个区级部门,涉及市场准入、投资建设、保障民生等多个行业领域的201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办理,建立起“一枚印章管审批”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成立政务服务机构。在区级层面成立宝鸡市凤翔区政务服务中心,先后调剂增加31名事业编制,承担全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政务服务事项的承办等工作在12个镇成立镇便民服务中心,共核定事业编制45名,承担辖区内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工作;在全区166个行政村(社区)成立便民服务站,承担辖区群众涉及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工作,实现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全覆盖,形成了与行政审批机构紧密相连、上下贯通政务服务组织体系

二、凝聚部门合力,“审管双联”促发展

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推动政府管理从事前审批更多转向事中事后监管,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凤翔区工程建设项目联动审批清单》,印发《凤翔区行政审批与监管信息互通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许可事项审批与监管信息互通工作相关问题的说明》《关于加强审管联动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实施方案》等文件,织密织牢审管联动制度网。二是夯实监管责任。实行“一张清单”管监管,各行业监管部门确定内设机构具体承担监管工作,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推行信用分类监管,落实包容审慎监管,不断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三是紧密协作联动。建立审管联动联席会议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审管联动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审批与监管无缝衔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审批事项完成后,将审批结果及相关信息第一时间推送至监管部门。监管部门收到推送信息后,对许可事项决定有异议或发现许可相关人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及时提出撤销建议,由行政审批服务局按有关规定办理;对无异议的加强行业监管,督促企业规范运行;同时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行政审批服务局推送,协同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审管合力。既严格按照行业政策规定实施全程监管,又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优质服务。

三、完善运行机制,“三级平台”优服务

一是高标准建成三级实体服务大厅。高标准建成区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综合、商事登记、工改等27个专区窗口,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集中审批模式,解决了群众、企业办事“多头跑”的问题。按照“统一标识、统一流程、统一事项、统一岗位设置”要求,全面标准化建成12个镇、166个村(社区)共178个基层便民服务大厅,设置民政救助、社会保障、涉农服务等六个服务窗口。依托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采取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最多跑一次”等措施,为群众在家门口“能办事”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便利。二是梳理公布三级政务服务清单。先后编制公布区级1642项、镇级105项、村级39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服务指南,增加群众、企业办事透明度,使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三是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出台《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事项审批运行规则》《行政审批风险防控预警机制》《现场核查》等多项制度,使每个审批环节规范运行,全面形成用制度管审批、用制度约束权力的管理机制。在药品零售、超市、人力资源服务等18个行业,推行“一业一证”改革,企业只需提交一套资料、申办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就可“一证准营”;推行区域评估、分级分类管理试点,推进全流程在线审批,制定了“情景式”“主题式”审批流程图,工程建设项目单体事项申请材料减少32%,审批时限压缩56%;在区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跨区通办”专区,与山东省惠民县、渭南市华州区等26个省内外区、县签署“跨省能办”“全市通办”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了“跨省能办、全市通办”的政务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设立“多地跑”“折返跑”难题;建立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专设政务服务、营业执照打印、交警违章查询缴费和税务发票代开四个自助终端,实现政务服务全天候。

四、优化服务举措,“四办协同”惠民生

推行政务服务“四办”举措,不断增强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一是紧盯“一次办”,提升服务质效。制定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建立《行政审批签批权限清单》,实现“一次告知”,减少内部运转环节。实施企业登记全流程网上办理,0.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企业开设。推出“我要开公司、我要开药店”等452项“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群众扫码就可“点餐”办理,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紧盯“就近办”,延伸服务触角。充分发挥“区镇村”三级服务阵地作用,制定印发《镇村便民服务中心提标工程》等优化政务服务“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文艺表演团体设立等12项事项委托下放至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办理,通过联络员代跑、网络云跑、快递速跑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三是紧盯“贴心办”,靶向优化服务。深入园区、企业、重点项目现场宣讲政策、答疑解难,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组团式”服务及容缺受理,帮助企业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难题。推出免费复印、免费刻章、免费邮寄服务及“预约办、容缺办、网上办、微信办、提醒办、帮代办、邮寄办、延时办、承诺办”服务。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有市场主体24118户,较2021年增长2821户,增长率13.25%;为企业群众办理事项20136件,办结率100%;一事一评、一次一评,“好差评”群众满意率100%。四是紧盯“暖心办”,打造如家环境。在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咨询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和爱心驿站”,提供打印机、饮水机、手机充电、应急药箱等便民设施,增设“我为群众办实事示范岗”“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