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级动态

我市在全省登记管理工作培训会议作交流发言

来源:宝鸡市机构编制网 发布时间:2020-09-17 12:06


9月10日至11日,省委编办在西安召开了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培训会,安排部署工作,进行业务培训,交流经验做法。中央编办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魏刚局长带领两位处长莅临指导并讲话授课,省委编办副主任缪金华出席会议就做好新时代全省登记管理工作作了重要讲话,省委编办二级巡视员王矿林作了专题辅导,省登记管理系统技术人员对登记管理系统操作进行了培训。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王涛主持会议,各市(区)委编办分管登记工作的副主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县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共13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上,我市以《严格规范管理,积极探索创新,全面推进新时代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为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延安榆林和安康三个市也分别介绍了登记管理特色亮点工作。

近年来,我市登记管理工作在市委编办的正确领导和省登记管理局的具体指导下,以加强标准化规范建设和深化登记管理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新时代登记管理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奋力开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依法行政,标准化规范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严格落实《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2016版)》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标准规范(试行)》,修订完善市、县《标准化实施方案》,规范登记管理事项、业务流程、服务制度和受理场所;在全市机构编制干部培训中安排登记管理业务授课,增强了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了服务能力;依托“陕西省登记管理网”,全面实行“互联网+政务”,实现了全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以纸换证,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最多跑一次”;通过减少要件、简化环节、优化流程、压缩时限,登记管理服务程序更加简约,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高效,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严格审查,年度报告工作质量逐年提升。一是提前安排。每年12月底前下发通知进行安排部署;分部门、按系统抓好具体承办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在QQ群、微信群上传材料模板,供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参考。二是严格审查。按照网上申请、受理审核、提交纸质资料、公示公告的程序,坚持以审查事业单位的年度报告书、资产负债表和工作总结为重点,兼顾保密性审查以及引用中央领导人讲话不严谨、不规范等问题。三是提高效率。坚持每天一上班上网查看待受理情况,对当天上传的报告及时办理,审查工作不过夜;对上报迟缓的单位,及时打电话督促,逐单位提醒;坚持“信息网上跑,有事电话联”,多渠道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三)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履职评估工作有序推进。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制定印发了《宝鸡市事业单位履职评估工作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开展事业单位履职评估工作。年内计划选择两个部门的事业单位、部分机构编制管理和法人登记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单位,以及申请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的单位开展履职评估工作,力争在五年的评估周期内,对评估范围内的所有事业单位组织一次评估。通过评估,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主责主业,破除逐利机制,推动事业单位规范化运行,促进公益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目前正按计划组织对市交通运输局所属6家、市水利局所属10家事业单位进行履职评估。

(四)大胆创新,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成效明显。结合卫生、教育、文化等行业体制综合改革,按照“积极稳妥、试点先行、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改革思路,在探索中砥砺前行,在困难中努力创新,逐探索出“一二三四五六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机制,即:围绕一个核心,合理制定单位章程搭建两个架构,科学构建治理框架扮演三种角色,引导试点深入开展梳理四项职责,扎实推进试点改革建立五项机制,强化制度体系保障实施六类培训,助力理事监事履职。我市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经验做法,多次在中、省有关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言先后有十多个省内外编办及行业主管部门同志来我市交流学习。

(五)强化监管,年报评估和实地核查工作扎实开展。一方面,认真细致做好年度报告评估工作。每次评估前,组织市、县区登记系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认真学习《评估规则》,进一步明确标准要求,“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评估结果公平公正。另一方面,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实地核查工作。严格落实核查工作要求,近几年,市、县已经对500余家评估得分靠后的单位以及随机抽取的200余家单位开展了精准实地核查工作;对新设立的事业单位进行实地核查,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现场问询等方式了解待登记事项详情,确保登记事项的真实性。

(六)主动作为,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稳慎推进。组织市、县登记管理工作人员原原本本学习中央编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办法(试行)》、省上两办《关于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的通知》和省委编办《实施意见》,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宣传引导,坚持公益属性,严格准入条件,强化监督管理,稳妥审慎推进,先后为20余家符合登记条件的国企举办以及公、民联办的从事公益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市公益事业的多元化发展。